作者:孙连增医生
导读: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在临床诊疗和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发现,很多患者在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以致影响了糖尿病的正确治疗,临床中应注意纠正。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1:降糖越快越好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不少患者在刚被查出糖尿病时,恨不得一两天就把血糖降下来。许多患者往往擅自多药联合、超剂量服用,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还会加重药物的副作用。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血糖下降速度过快或过慢,对糖尿病患者都是不利的,既要使血糖长期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又要避免因血糖下降“过快、过急”而导致低血糖或其他严重事件。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2:依赖降糖药,忽视非药物治疗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只有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降糖药才能发挥更好的降糖效果。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治疗糖尿病,无论是否用药,饮食和运动不可少。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3:害怕使用胰岛素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很多患者血糖已经很高了,应该皮下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有的患者就是不选择胰岛素来治疗,担心会产生依赖性,甚至认为胰岛素跟毒品一样会上瘾,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对于1型糖尿病或者伴有一些并发症的患者,需要每天坚持应用胰岛素,不能随便停用。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4:用药方法不对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比如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双胍类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服,一些短效或预混胰岛素应在餐前注射。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错误的使用药物,不仅会降低疗效,还会导致低血糖等不良后果。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有些患者自己随意调节降糖药物的剂量,一旦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就擅自加大药量,药量加大常会导致夜间低血糖,高龄患者甚至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5:频繁换药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有些糖尿病患者服药没几天,见血糖不下降,即认为所服药物无效,急于换药。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也有些糖尿病患者经药物控制后症状消失、血糖降至正常,就认为糖尿病治好了,擅自减少药量,甚至自行停药。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频繁换药或擅自停药,不但不利于病情控制,还会对身体各个脏器带来更严重的影响。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不要轻易认为某种药物无效。文章源自青年医生博客(youngdoctor.cn)青年医生-https://youngdoctor.cn/2021/110.html
误区6: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
有的患者担心长期用药会损害肝、肾功能,由此常常擅自停药或减少剂量。
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来说,只要不是长期过量服用还是比较安全的,高血糖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远远大于药物所致的副作用。
但是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排泄障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缓慢积聚而加重肝肾负担,延长了药物的作用时间,易导致肝肾功能恶化甚至低血糖昏迷。
因此,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
误区7:不监测血糖
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中,自我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其中血糖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作为选择药物及调整药量的重要依据。
有些患者只顾埋头服药,不定期监测血糖,往往延误病情,待到并发症出现时悔之晚矣。
误区8:忽视个体化用药“人云亦云”
有些患者喜欢相互交流用药经验,觉得血糖控制得好的患者用的药物,一定是好药,就随便跟风使用。
其实糖尿病具有很强的差异性,不同个体之间其年龄、胖瘦、病理机制及伴随病情状况差异很大。
因此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用药,绝对不能“人云亦云”。
误区9:迷信“根治”广告
有些糖尿病患者盲目的相信一些所谓“根治”糖尿病的广告,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从而加重病情。
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根治糖尿病的方法。
此外,还有些患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服用了一些掺杂未知西药成分的保健品,常会误导医生的判断,甚至出现低血糖等意外情况。
一定避免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食品。
误区10:价格高的药就是好药
所有降糖药都有不同的适应证,不存在哪种药好或坏的问题,只有哪一种降糖药更适合,不同的药适合不同的患者。便宜药同样可以治大病。
总之,糖尿病患者用药时,一定要避免上述误区,做到正确服用降糖药,让降糖药发挥到最大的疗效,让血糖控制得更好。